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文化传承“指南针”

作者:admin 来源:转载 日期:2018/12/21 14:39:58 人气:0

“‘非遗的保护还是创新’实际上是个伪命题”,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在会上表示,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在历史与自然的互动中不断再创造的过程,也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实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包含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指南针。
针对非遗的保护与创新,业界已有共识: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是非遗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保护与传承,创新就缺乏根基;不善于创新,传承难以获得可持续的生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产生深刻的影响。孙瑞哲在发言中明确表示,没有市场的生存能力,就没有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政策扶持应当与增强非遗自身的造血机能相结合,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的作用,同时也要促进各个不同领域的品牌和企业专业的设计力量、科研与创新力量、市场营销力量等各种优质资源跨界融合、集成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推动非遗资源合理流动并高效发挥作用。”
投身纺织非遗行业的企业、研究院校等也对创新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爱庆向记者介绍,首创非遗与设计学院作为全国首届非遗类工程师学院,已经在今年7月揭牌,通过聚合产学研力量,推进非遗人才的培养、教育提升和理论创新,推动非遗的系统传承和永续发展。
北京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夏华则用15年的时间尝试了一条非遗手艺人的推广之路。大山里的8千多绣娘提供了5千多种具有中国民族美学特色的纹样,依文集团则通过建设1千个绣梦工坊将销售平台开放给手工艺人。这些极具匠心的设计和手工在国际上颇受欢迎,“比国际的奢侈品一点都不差”,夏华笑着说。